【你评我说·检察官看《第二十条》】 三次观影三次震动 全心守护全力履职
时间:2024-03-09
来源:本站
作者:鸡东发稿
录入:鸡东发稿
电影《第二十条》影片以三个案件发展为剧情线,为大家展示了两起看似毫无悬念却又暗含谬误的刑事案件,与一起由校园霸凌引发又因证据和巧合推动下多次反转的治安案件,让大家看到了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路上不断披荆斩棘的检察官。
法律守护心中的公平正义
大年初一,我第一次观影了《第二十条》,带着对法治和检察工作的热爱与情怀跟着人群一同涌进座无虚席的影厅,整个观影过程代入感很强,将我从假期的轻松散漫中抽离,大脑里对刑事案件的敏感嗅觉立刻使我警醒、亢奋、全神贯注。
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整部电影的主线案件王永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因保护自己及家人的人身安全,致恶霸重伤而亡,符合《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正当防卫。但该案在进入司法环节后,却因缺少关键证据“砍狗刀”而无法认定构成正当防卫的主观要件事实(基于保护合法利益免受不法侵害),致使检察机关在审查完全案证据后得出的案件事实出现“断章取义”的效果。而影片中检察官吕玲玲面对多方质疑、社会舆论、办案期限、司法工作开展的多方阻力,以身涉险,用全身心精力、甚至前途去为王永强一家争取最后一丝希望,以刚正不阿的坚毅和过硬的刑检业务素质守护了王永强一家人、守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是价值追求亦是履职承诺
在第一次观影过后对于公交车司机过失致人死亡一案我一直心存疑虑,他的“防卫”适时吗?其主观上是基于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还是被打后的泄愤?此种不法行为以如此暴力反击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带着这些疑问和第一次观影留给我的震撼,在大年初六到影院对《第二十条》“二刷”,通过发现视频细节,认识到我们不能以上帝视角预判尚未发生的事情,我们正是要以一个普通人在当时特定情境下的角色角度去分析公交车司机当时的心理状态。二刷过后这个案件引起我深刻的反思,我们在办案过程中要注重细节,要求极致、要高质效,如果不把每一个证据每一个情节都结合当时情形细致入微的还原并感受各角度立场上行为人的心理状态的行为动机,很容易将法的实施维护的公平正义转变成污染水源的反面教材,到那时我们不仅仅是办错了一个案件,更是毁掉了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几代人的人生。
讲好检察故事 做好法治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共四百五十二条法条,五万六千六百八十一个字从头到尾写的不就是四个字:公平正义吗?”
“让天底下每一个人都明白: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当第三次走进电影院,紧密而跌宕的剧情仍然使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剧中每一个台词都是我们身在检察系统常听的常说的常做的!通过电影的方式,在将法治宣传做到极致的同时深刻激励着每一名司法工作人员用最朴素、最本能、也是最珍贵的正义感召下,回应民众的情感期待、维护司法权威。